為AI夢揹債29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預警Oracle債務將翻倍 違約風險急升

為AI夢揹債29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預警Oracle債務將翻倍 違約風險急升

據 Hannah Collymore 報導,信貸交易者正在為 Oracle 的潛在違約風險進行定價,儘管該公司仍在不斷借貸以資助其人工智慧(AI)計劃。今年以來,受益於 AI 驅動的市場反彈,美國股市表現強勁,但市場上持續存在警告,摩根士丹利更預警Oracle債務將翻倍,指出這一增長並不具可持續性,許多投資者可能會遭受損失。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信貸交易者已加大對 Oracle($ORCL)信用違約掉期(CDS)的購買,以對沖潛在的違約風險。摩根士丹利預測,隨著 Oracle 在 AI 領域投入數十億資金,這一趨勢將在短期內持續。根據 ICE 數據服務,未來五年保險 Oracle 債務的成本已接近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為AI夢揹債29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預警Oracle債務將翻倍 違約風險急升
為甲骨文公司未來五年的債務投保成本已飆升至接近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來源:彭博社

隨著公司為 AI 部門注入巨額資金 料Oracle債務將翻倍

據 Bloomberg 報導,信貸交易者購買 CDS 作為保護,以應對 Oracle 可能違約的風險。摩根士丹利預測,隨著公司為 AI 部門注入巨額資金,這一趨勢將繼續。預計到 2028 財年,Oracle 的淨調整負債將增至目前的兩倍,約達 2900 億美元。該公司分析師建議投資者購買其五年期 CDS 和五年期債券。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Lindsay Tyler 和 David Hamburger 在報告中表示:「近期的信貸惡化和不確定性可能驅動債券持有者和貸款人進行對沖。」雖然並非所有投資者都受到建議的約束,但許多投資者因試圖保護其投資而陷入焦慮。

報導還顯示,銀行正準備發起一項 380 億美元的債務發行,以資助與 Oracle 相關的數據中心,這將是市場上最大的 AI 基礎設施交易之一。該交易將用於在德克薩斯州和威斯康星州建立數據中心,作為 Oracle 與 OpenAI 合作投資 5000 億美元於 AI 基礎設施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

指數追蹤者可能會增加股票以維持其權重

Breckinridge Capital Advisors 的研究聯合負責人 Nicholas Elfner 預測,隨著大型企業債券發行者快速增長其債務餘額,二級市場將出現一些有趣的交易。「指數追蹤者可能會增加個股股票以維持其權重,」他表示。「對於持有負面信貸觀點的投資者,可能會購買 CDS 以對沖持有或押注於利差擴大。」

Oracle 目前的債務約為 950 億美元,使其成為 Bloomberg 高級指數中金融業以外最大的企業發行者。對於這一情況的交易者和分析師表示,CDS 上漲以及摩根士丹利的債務預測引發共鳴,但也有人認為擔憂過度,因為 Oracle 能夠從其雲計算和 AI 交易中產生現金流。

AI 泡沫警告持續存在

無可否認,AI 驅動的市場反彈在 2025 年的美國股市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這不僅使 S&P 500 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十月創下多個歷史最高收盤,同時也幫助 S&P 500 首次突破 6000 點,這要歸功於廣泛的科技增長和對 AI 驅動生產力提升的樂觀預期。

目前預計 AI 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每年 2000 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持續的通脹和地緣政治緊張等更廣泛的經濟逆風。因此,納斯達克的表現大幅優於整體市場,科技股在 S&P 500 中的權重已超過 30%。

AI 相關股票已推動 S&P 500 年初至今的增長超過 60%

然而,對於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來說,這一切似乎過於美好,因而增強了他們的懷疑情緒,並迅速將其與 2000 年代初的網絡泡沫相提並論。事實上,AI 相關股票已推動 S&P 500 年初至今的增長超過 60%。估值也顯得過高,自 2023 年以來,對無利潤 AI 初創公司的風險投資大幅增加,但缺乏收入證明。

包括高盛和摩根大通在內的機構已警示,若收益不如預期,將可能出現從 AI 明星股的「輪換」。即使安全避風港資產如黃金和比特幣隨著股票上漲而上漲,至少有一些投資者仍在謹慎行事。

GMO 的聯合創始人 Jeremy Grantham,以預測 2000 年網絡泡沫和 2008 年金融危機而聞名,稱 AI 是一個「等待爆炸的泡沫」。他還將其與 19 世紀英國鐵路熱潮相比,指出該熱潮在過度炒作的基礎設施支出後崩潰。

Grantham 警告,雖然 AI 可能推動長期效率,但「像任何改變世界的技術一樣,它最終會崩潰,並對投資者造成傷害。」與他有相似看法的人還包括高盛行政總裁 David Solomon、亞馬遜的 Jeff Bezos,以及像 Sam Altman 這樣的內部人士,他在 2025 年 10 月警告說「人們將過度投資並遭受損失」。

zh_HK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