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推加密擔保貸款 傳統銀行業恐掀「競爭級聯效應」

摩根大通推加密擔保貸款

隨著華爾街巨頭摩根大通推加密擔保貸款 ,業界觀察家預測這將在銀行機構之間引發連鎖反應。彭博報道,摩根大通正準備讓機構客戶使用比特幣和以太坊作為現金貸款的擔保,這意味著銀行的借款人可以用這兩種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作為抵押,這些資產將由經過批准的第三方保管機構,如 Coinbase,持有。這項計劃預計在2025年底之前推出。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這一舉措頗具諷刺意味,因為摩根大通的 CEO 戴蒙(Jamie Dimon)以批評加密貨幣著稱,曾形容比特幣為「詐騙」。然而,對於這一新興行業的需求促使他支持公司的這些產品推出。

摩根大通推加密擔保貸款 數位擔保的新篇章

摩根大通的舉措可能會重寫數位資產與受管制信貸市場之間的界限。根據 Galaxy Research 的數據,截至 6 月 30 日,開放的集中式金融(CeFi)借貸總額達到 177.8 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 15%,較去年增長 147%。如果將去中心化貸款納入考量,抵押的加密信貸總額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530.9億美元,這是歷史第三高的數字。

這些數據顯示出結構性轉變,隨著數位資產價格上升,借貸活動也隨之增加,導致信貸利差的改善,使得貸款對於交易者和財務部門來說更具吸引力。此外,企業也在利用加密擔保貸款來資助運營,取代以數位資產作為擔保的股權發行。摩根大通的進入因此顯得不僅是一次實驗,而是對新興行業的果斷跟進。

加密研究員 Shanaka Anslem Perera 估計,這一模式可以為對沖基金、企業財務部和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釋放 100 億至 200 億美元的即時貸款能力,讓他們在不出售代幣的情況下獲取美元流動性。這意味著企業現在可以像對待美國國債或藍籌股一樣,利用數位資產籌集資本。

摩根大通的舉措為何重要

雖然加密擔保貸款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和較小的 CeFi 貸款機構中已經相當普遍,但摩根大通的參與使這一概念更加制度化。該銀行的進入表明數位資產已經成熟到能夠滿足全球金融的合規、保管和風險管理標準。

專注於以太坊的財務公司 SharpLink 的投資總監 Matt Sheffield 認為,這一發展可能會重塑資產管理和基金的資產負債管理。他表示:「許多傳統金融機構至今仍依賴於與銀行的交易,必須在持有現貨 ETH 或其他頭寸之間做出選擇。世界上最大的投資銀行正在改變這一現狀。通過對第三方保管機構持有的頭寸進行借款,您可以建立更具生產力的投資組合,從而提高擔保資產的價值。」

此外,這一決策也加強了摩根大通的整體加密立場。在過去兩年中,該銀行已經建立了基於區塊鏈的結算網絡 Onyx,處理了數十億美元的代幣化支付,並探索數位資產的回購交易。接受 BTC 和 ETH 作為貸款擔保完成了這一循環:發行、結算與信貸,所有這些都涉及區塊鏈技術。

Matt Sheffield 預測,這一舉措將在大型銀行之間引發「競爭級聯效應」。他指出:「這開始了一場浪潮。成為第一家是大型機構所害怕的,其他機構會跟隨,因為不採取行動會使它們失去競爭力。」目前,花旗(Citi)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競爭對手已經擴展了數位資產的保管和回購計劃。黑石(BlackRock)則將代幣化國債(BUIDL)整合到其基金生態系統中,而富達(Fidelity)今年也將其機構加密桌的員工人數增加了一倍。

未來的道路

儘管華爾街對數位資產的接受度不斷提升,但挑戰依然存在。進入這一市場的銀行必須應對加密貨幣的內在波動性、不確定的監管資本待遇及持續的交易對手風險,這些都限制了它們擴展加密擔保貸款的力度。

美國監管機構尚未發佈數位擔保的明確資本加權指導方針,導致機構只能依賴保守的內部模型。即使第三方保管機構管理保管風險,監管監督仍然預計會保持強度。然而,數位資產逐漸融入全球信貸市場的趨勢是無可否認的。

比特幣分析師 Joe Consoerti 表示,這些舉措顯示出:「全球金融體系正在緩慢地圍繞人類已知的最高品質資產重新建立擔保。」

zh_HK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