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認為 AI 將對某些工作構成威脅。蒙特利爾 AI 倫理學院的創始人Abhishek Gupta表示,AI引發的失業可能是最「現實、迫切且最緊迫」的存在威脅。他指,「我們需要關注大規模失業將帶來的人們缺乏目的感。這個問題在於人們會做什麼,他們從哪裡獲得目的?」這併不是說工作是一切,但它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CEO們開始公開談論他們利用 AI 的計劃。例如,IBM CEO Arvind Krishna 最近宣佈公司將減緩招聘可以用AI取代的職位。Gupta 對 IBM 的這一舉動表示:「四五年前,沒有人會發表這樣的聲明並受到認真對待。」
AI引發的失業可能是最「現實、迫切且最緊迫」的存在威脅。
3)AI偏見
如果 AI 系統用於幫助做出更廣泛的社會決策,系統性偏見可能會成為嚴重風險,ChatGPT 早期版本中已經存在偏見問題,例如產生令人震驚的答案。
OpenAI 已經增加了更多防範措施,以幫助 ChatGPT 避免用戶提出不良內容的問題。根據 Insider 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測試,生成 AI 圖像模型可能會產生有害的刻板印象。如果 AI 系統中存在未被檢測到的偏見,例如批准福利補助金,這可能會帶來嚴重影響,Gupta表示。培訓數據通常基於主要的英語語言數據,而用於培訓其他語言的資金有限,Wong 表示。因此,有很多人被排除在外,或者某些語言的培訓可能不如其他語言的培訓好。
4)AI 危及私隱
隨著AI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個人數據被收集和分析。Krueger表示,這可能會導致個人隱私的侵犯和濫用。他說:「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某些人擁有過多的權力,這樣他們就可以控制其他人的行為。」例如,政府或企業可以利用 AI 技術來監視公民或員工的行為,這可能會導致侵犯個人權利和自由。
政府或企業可以利用 AI 技術來監視公民或員工的行為,這可能會導致侵犯個人權利和自由。
5)AI的漏洞和攻擊
專家們表示,AI系統可能會存在漏洞和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可能被黑客利用。Krueger 表示,黑客可能會利用 AI 系統中的漏洞來破壞基礎設施或入侵電腦系統。此外,AI系統本身也可能被設計成有害的,例如用於破壞電腦系統或竊取個人數據。
總體而言,AI 的潛在風險和威脅是很現實的。專家們呼籲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加強對AI的研究和監管,以確保其發展和應用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此外,專家們還呼籲公眾加強對AI的了解和認知,以便更好地應對 AI 帶來的潛在風險。此外,專家們還建議開展國際合作,共同研究和解決AI所帶來的風險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