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副校長汪揚:現時內地「聞幣變色」 建議政府未來重新評估加密貨幣政策

科大副校長汪揚:現時內地「聞幣變色」 建議政府未來重新評估加密貨幣政策

HashKey日前舉辦「香港Web3將來走向何方?」討論會,邀得科大副校長汪揚及富途董事總經理曾煜超分享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其中科大副校長汪揚直言現時內地「聞幣色變」,一旦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新上台以後,中國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準備踢出SWIFT(國際貨幣結算系統),中國政府可能要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做一個重新評估。

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與行業專家交流?即加入CFTime Whatsapp 討論區

翁曉奇:6月不少客戶將資產轉到平台

HashKey Group 首席營運官翁曉奇就指,6月對於香港來講是一個web3治理的分水巔,未獲宣佈發牌的交易所,至8月底就會面臨清退。

他就指,自證監會更新產擬資產發牌名單後,看到了即時反應十分明顯,「不少客戶將資產轉到平台」。對於不少知名的國際交易所,最終都沒有在港申請牌照,他認為導致「持牌」含金量下降的因素,即香港市場仍然由「非持牌交易所」主導。

翁曉奇指出,香港市場並非散戶市場,參與加密貨幣交易的人數可能只有十幾萬人,而很多人仍在使用海外交易所。然而,這些未持牌的交易所未來將面臨清算的風險,這其中清算的力度是否足夠,取決於港府的決斷。

翁曉奇對於人才短缺的問題,他深有體會。他分享了一個例子,當港府剛公佈發牌制度時,共有28間申請者對金融機構持牌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簡稱RO)的需求非常旺盛。然而,他自家的RO最快只在兩個月內離職,據稱是被同業以三倍薪酬挖角。

目前,Web3領域並沒有一個專門培養人才的機構,大部分年輕人都是自己摸索學習。然而,翁曉奇對未來表示樂觀,相信這種情況將會改善。 對於牌照數量的問題,翁曉奇認為,在市場尚未實現盈利之前,過多的牌照並不具有意義,反而會導致機構之間的競爭和資源浪費。他強調,只有當交易所獲利並能夠支持市場發展時,增加執照的數量才具有意義。

科大副校長汪揚:現時內地「聞幣變色」

談到現時內地禁止比特幣交易。出席同一場合的科大副校長汪揚就直言,現時內地「聞幣變色」 ,以挖礦為例,稱自中國禁止挖礦後,大量礦商去了美國發展,為美國帶來近40億美元的稅收,更指與領導人討論過,「我當初就說你不要把他趕走」,建議讓國企形式發展,便可防止一些他們害怕的走資、洗錢情況。

他直言,一旦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新上台以後,中國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準備踢出SWIFT(國際貨幣結算系統),中國政府可能要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做一個重新的評估。

而對於近日比特幣下跌,美國相關的ETF出現資金顯著流出的情況,翁曉奇就指,年初至今由兩萬美元起急升,「其實過熱也不太健康」,他認為近日市況只屬中期調整,因為有大量的獲利盤。,「牛也要停下來喝水」。

他續指,機構投資者相對偏理性,加上市場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會令過去一年至一年半的牛市拉場。而美聯儲延後加息,加上中美的博奕、加上比特幣減半下,部份礦場需要「換機」才能保持營運,亦是近期下跌的原因。

翁曉奇認為,今次的調整力度有限,「如果大家對比特幣有興趣,就buy and hold,跟時間做朋友」。亦可參考恐懼與貪婪指數,「3月的時候指數達100,現時在4、50徘徊」,認為指數較低的時候,往往就是入市的時機,「總會有聰明錢在這時候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