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成最大贏家

報告:幣安後這2項最大機會成「SEC監管高危」 比特幣成最大贏家

CoinDesk 報道,據 Berenberg 的一份研究報告,由 Gary Gensler 為首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可能會將穩定幣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作為下一個目標,加強對加密貨幣行業的打擊,而最終比特幣成最大贏家。 該投資銀行表示,SEC 現在可能會專注於將市值最大的兩個穩定幣 Tether(USDT)和 USD Coin(USDC),以及去中心化金融協議納入監管合規性。 早前 SEC 表示,由正在起訴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其 CEO 趙長鵬 和 Binance.US 的營運公司,指控其違反聯邦證券法。翌日,它對競爭對手交易所Coinbase(COIN)提起了類似的指控。 延伸閱讀:幣安風暴|美國SEC起訴幣安及趙長鵬 涉及13宗控罪 料穩定幣最大機會成SEC下一目標 報告指出,如果 SEC 旨在減少未受監管的 DeFi 協議作為受監管的貸款機構和交易所的可行替代方案的潛力,那麼他們可能「瞄準穩定幣,這些穩定幣是去中心化金融的命脈。」 報告還指出,通過瞄準這些穩定幣,SEC 也可能削弱 DeFi 生態系統。 Berenberg 表示,如果美國監管機構針對 USDC 進行調查,對於 Coinbase 的收入影響可能會相當大,報告提到,在2023年第一季度,Coinbase 從 USDC 儲備所賺取的淨收入為 1.99 億美元,約佔總收入的 27%。 料比特幣成最大贏家 報告還指出,SEC 已確認比特幣(BTC)為商品而非未註冊證券,因此比特幣可能成為打擊行動的最終受益者。 此外,報告還補充說,MicroStrategy(MSTR)的股票定位良好,因該公司專注於收購和持有比特幣,監管打擊很可能會催生一個比最近幾年更加關注比特幣的美國加密貨幣行業。

Read More
全球CBDC

IMF希望創建全球CBDC平台 應對加密貨幣威脅

IMF 宣佈計劃建立一個全球CBDC(央行數字貨幣)系統,以實現跨國無縫交易,以應對加密貨幣威脅。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Kristalina Georgieva 於 6 月 19 日的摩洛哥非洲中央銀行會議上提出這項聲明,並表示 IMF 已開始研發全球 CBDC 平台的概念。 延伸閱讀:穩定幣發展史:經歷4代的去中心化未來 IMF 一直以來支持全球各地央行所開發的各種 CBDC 項目,認為央行必須開發出自己的數字貨幣來應對加密貨幣的威脅。 目前已有約十個國家即將推出 CBDC,而超過 100 個國家正處於不同的開發階段。然而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創建國家法定貨幣的數字版本上,互操作性大多是在事後才考慮,而將跨境支付納入基礎架構的項目僅限於少數鄰國。 如全球CBDC未能創建 用戶疑轉向加密貨幣 Georgieva 表示,央行應該將全球互操作性作為項目的主要關注點,並制定一個支持數字貨幣的共同監管框架。她進一步強調,如果央行未能就數字貨幣的共同標準達成協議並未創建全球系統,人們可能會轉向加密貨幣來填補這些空白。 她亦指出,沒有實際資產支持的加密貨幣是投機性投資,不應被認為是安全的。這個聲明基本上涵蓋了現有的幾乎所有加密貨幣,因為它們沒有實際的資產支持。唯一由資產支持的加密貨幣是穩定幣。她在二月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和它們沒有實際資產支持的事實,使它們在吸引普通人方面本質上不如由中央銀行支持的 CBDC。

Read More
穩定幣

穩定幣發展史:經歷4代的去中心化未來

穩定幣誕生以來只有不足十年時間,但發展迅速,至少已經歷四代的演變。 穩定幣作為數字貨幣與法定貨幣的橋樑,其價值與主流法定貨幣(以美元為主)掛鉤,意在解決加密資產的高波動性問題,為全球支付與結算體系提供更為穩定的基礎設施。 穩定幣的部份特點: 全球首隻穩定幣 全球首隻穩定幣為泰達幣(USDT),由Tether公司發行,其價值鎖定在1美元,旨在解決數字資產市場的價格波動性問題。 USDT 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迅速佔領了市場,並發展成為交易所與錢包的主流流動性來源與結算媒介。但一直以來都被投資者質疑資產披露不透明、管不確定性高等問題。 穩定幣的演變 第一代(約2018年開始) 以 USDT 為代表,主要採用法定貨幣擔保並聲稱一比一掛鉤。但實際擔保資產和流動性遭到質疑。USDT 解決了早期交易所的法定資金進出問題,但其長期以來資產披露不透明、風險控制機制不健全,令市場擔心其真實擔保能力,這使其難以進一步發展。USDT 雖開創了穩定幣的先河,但其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成為其發展的阻力與障礙。 第二代 – 算法穩定幣(2018至2022年) 算法穩定幣試圖通過複雜的算法達到價值穩定,但算法本身難以在現實中獲得良好運行,加之市場信任度不高,許多項目最終無法實現理想,已經結束。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一度高居全球發行量第三大虛擬貨幣的 Luna 幣,其穩定幣 UST 的價值本來是通過LUNA 代幣的算法調節實現穩定。但 2022 年 5 月,UST 遭遇嚴重的「脫鉤」事件,價格一度跌至 0.2 美元,引發 LUNA 代幣價格崩盤。這場事件震驚了加密貨幣市場,更成為「加密寒冬」的原因之一。 第三代 – 由機構發行(2020年至今) 隨前兩代大多數穩定幣項目失敗令投資者失去信心,市場陸續出現由大型機構發行和擔保的穩定幣,如USDC、PAX、TUSD等,標榜擔保資產和審計透明,信任度更高。成為主流穩定幣選擇。 第三代穩定幣由龍頭企業和交易所發行,擁有雄厚的資產支持以及良好的信譽基礎,解決了前兩代穩定幣存在的問題,迅速攻占市場。 第四代 – 跨鏈和去中心化(2021年至今) 如 Dai、 Frax 等,通過跨鏈和去中心化等技術實現價值穩定,試圖解決中心化其的信任和效率問題。 跨鏈和去中心化穩定幣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實現價值穩定,具有更高的互操作性和去中心化優勢。這類穩定幣也被視為未來發展的方向,有望進一步提高技術和使用效率。 與 CBDC 的關係 儘管穩定幣發展依然面臨各種挑戰,但其在全球數字與支付體系中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其發展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但另一方面各國政府欲以中心化的 CBDC 取代穩定幣,預料市場與監管環境的將會出現重大變遷。 穩定幣生態的發展為 CBDC 未來提供了重要基礎,而…

Read More
香港虛擬資產平台

香港虛擬資產平台政策3大重點

日前證監會發表公眾對監管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建議的諮詢總結,有關當局收到了 152 份意見書,根據公眾的反饋意見,證監會對主要問題進行了總結並做出了回應,對香港虛擬資產平台政策列舉了 3 大重點。 除了允許散戶交易符合資格的虛擬貨幣資產外,亦對其他加密貨幣政策有新的方向,包括穩定幣監管實施前,不開放零售交易。 相關文章:數碼港元試點計劃啟動 香港虛擬資產平台重點一:散戶交易非完全不設限 證監會稱,在支持開放零售業務的持牌交易平台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同時,依然認為個人專業投資者應享有與零售投資者相若的保障。 證監會認為,零售投資者一般不大可能了解虛擬資產的條款、特點及風險。加上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買賣是自動進行的,即使某項交易屬不適宜,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亦無能力介入,故在與零售客戶建立業務關係時,確保合適性極為重要。 「只有全面落實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的建議規定,方能達到這個目的。」舉例來說,建議規定評估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是現有合適性規定的重要部分。由於大部分虛擬資產均附帶高風險,虛擬資產一般只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因此,即使零售客戶具備對虛擬資產的認識,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亦不應被豁免進行風險承受評估。 證監會認為,平台營運者應全面評估投資者對虛擬資產的性質和風險的了解,當中可包括評估該投資者過往曾接受的虛擬資產培訓或課程,該投資者現時或過往與虛擬資產有關的工作經驗,以及該投資者過往與虛擬資產有關的交易經驗。證監會因此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指引》作出了相應的修訂。由於知識評估規定同時適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及從事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的其他中介人,亦會作出相應修訂使所有中介人都受到劃一的規管。 重點二:穩定幣暫不開放零售交易 證監會指,穩定幣帶來的風險引發了國際關注,市場上有聲音要求規管穩定幣,以確保(其中包括)穩定幣儲備得到妥善管理,從而維持價格穩定,並使投資者能夠行使贖回權利。相關風險對穩定幣的穩定性有根本性影響。無法維持其掛鉤功能或在贖回時無法返還投資者資金的穩定幣不可被稱為穩定。這種因此而擴大了的擠提隱憂會嚴重影響穩定幣的流動性,使其普遍不適合零售投資者。 而金管局已在 2023 年1 月發布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的總結,穩定幣的監管安排預計將於 2023/24 年實施。在穩定幣於香港受到規管前,證監會認為穩定幣不應獲納入以供零售買賣。 重點三:交易平台方面 證監會亦提到 值得一提,除了 12 個月歷史記錄,在港上市的加密貨幣必須至少在兩個主要獨立投資公司的可投資指數上。目前符合標準的代幣包括: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Polkadot、比特幣現金、Solana、Cardano、Avalanche、Polygon 和 Chainlink。 而對於用戶的保障範圍,證監會指,由於客戶虛擬資產不會就損失獲得全面的保險保障,認為若大部分客戶虛擬資產以通常不存在遭黑客攻擊及其他網絡保安風險的線下儲存方式持有,便會具有較高的保障水平。因此,在 98% 的客戶虛擬資產須繼續以線下儲存方式持有的基礎上,準備將以線下儲存方式持有客戶虛擬資產的保障門檻降低至 5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