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虛擬世界的未來:元宇宙的發展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虛擬的三維世界,人們可以在其中通過自己的虛擬形象社交、工作、遊玩和消費。 元宇宙的起源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最早由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的作者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於 1992 年提出。在小說中,它被描述為一個由虛擬實境構建的三維(3D)虛擬空間,人們可以在其中通過虛擬形象進行各種社交互動和經濟活動。 此後,隨着虛擬實境、區塊鏈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概念逐漸走向現實。一些公司和項目開始嘗試構建應用場景: 元宇宙的發展 Second Life 2003年上線的二次元虛擬社交平台,用戶可以在其中創建虛擬角色、房屋以及對話交流。它實質上構建了一個虛擬世界,被視為 Metaverse 先驅。 Roblox 2006年推出的遊戲創作平台,以 Metaverse 為主題,允許玩家創建和遊玩各種虛擬遊戲和角色。遊戲集合沙盒體驗、虛擬社交、交易等於一身。Roblox 去年註冊用戶超 2億,每日活用戶超過 5,600 萬,至今已變成「元宇宙第一股」。 Decentraland 是基以太坊區塊鏈構建的虛擬世界,用戶可以在其中購買土地、建設房屋,或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它實現了虛擬資產所有權和交易,顯示出 Metaverse 社經濟潛力。 Horizon Worlds Meta 於 2021 年推出的虛擬社交平台,允許用戶創建虛擬角色和場所,在虛擬世界中進行交流互動。它被視為公司實現戰略的重要一步。 而自去年市況不穩下,相關的投資金額亦呈下降跡象。有投資者認為,部分企業和媒體過於炒作,把它描繪成一個立竿見影、遍地黃金的新機會,這種誇大宣傳無法令人信服,甚至誤導市場預期。而目前技術和市場還不成熟,主流企業和用戶還未完全認同其概念,這也加大了過度炒作的風險。如果技術和應用最終無法真正落地,主流市場難以接受,它的的發展也將受到影響。 Meta CEO 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指,相關產業的收入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471 億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824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7.5%。其中硬件(AR/VR設備)佔比最大,達到 50%。 雖然相關產業規模在未來 5 至 10 年增長空間巨大,但整體而言,Metaverse 技術和應用還不夠成熟,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市場還有較長路要走,需要平台、內容、商業模式的進一步突破,方可實現預期的市場規模。 相關文章:由盛轉衰? 拆解Meta進軍元宇宙經過…

Read More
GameFi

「邊玩邊賺」時代來臨 4大要素造就GameFi崛起

隨著區塊鏈技術、NFT 和元宇宙概念的興起,遊戲行業迎來了一場顛覆性的變革。GameFi 作為遊戲領域的革新力量,正在重塑遊戲模式和產業生態。GameFi (遊戲化金融)代表了遊戲模式的升級、遊戲體驗的進化,甚至是對整體娛樂方式的重構。 GameFi 的崛起得益於三大要素:區塊鏈技術、NFT 使其具備強大的經濟驅動力、玩家需求的變化及社交互動的需求推動,令遊戲化金融產生超強的市場潛力。這四大要素的結合催生了 GameFi 遊戲模式,賦予其前所未見的生命力。 要素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為 GameFi 模式的誕生提供了基礎設施支撐。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散式帳本技術,令遊戲資產可以實現數碼化及去中心化管理。 區塊鏈技術令遊戲資產,以代幣或 NFT 的形式在網絡中流通。去中心化交易所使其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交易。這種技術架構為玩家提供了對遊戲資產的完全擁有權和控制權,滿足了玩家對於遊戲資產自主性的新需求。 同時,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更為公平和透明的遊戲獎勵分配機制。玩家可以通過鏈上數據查驗遊戲獎勵的來源和分配過程,確保遊戲獎勵的公平性和准確性。這相比傳統遊戲模式更為可信和安全,可以大大增強玩家的遊戲體驗。 要素二:NFT的興起 NFT 是區塊鏈上的「非同質化代幣」,具有唯一性、稀缺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點。NFT 的出現,令具有收藏價值和稀缺性的遊戲素材,可以擁有真實的經濟價值,並可以在遊戲之外自由交易。 NFT 機制給予玩家對遊戲資產的所有權。玩家可以通過遊玩或探索獲取稀有 NFT,並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獲利。這種「邊玩邊賺」的全新商業模式,大大激發了玩家的遊玩熱情,令 NFT 遊戲在全球遊戲市場興起。 除此之外,NFT 也為遊戲開發者和投資者帶來全新價值。開發者可以通過 NFT 銷售和交易獲取利潤:NFT遊戲也吸引了大量加密貨幣玩家和投資者,他們通過 NFT 遊戲賺取和投資加密貨幣。這給遊戲項目帶來強勁的融資能力。 要素三:玩家需求的變化 新一代玩家更加追求遊戲資產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希望可以通過遊玩真實獲利。此外,隨科技進步和元宇宙概念的湧現,人們對於虛擬世界和數碼化資產的需求也在加速提升。 GameFi 遊戲能夠滿足玩家對自主性、所有權和經濟收益的新需求。它賦予玩家對遊戲資產和空間的擁有感和控制權,玩家可以通過遊玩賺取並交易稀缺資產,獲得真實的經濟回報。這種玩法與傳統遊戲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深深吸引了眾多玩家。 要素四:社交互動的需求推動 隨著社會體驗的變化,人們對社交互動的需求日益增長。新生代玩家不再滿足於單純的遊戲體驗,他們渴望遊戲中能與他人進行更為深入的社交互動和身份構建。 遊戲化金融通過虛擬社區和經濟系統,支持玩家在遊戲中進行社交活動和交易互動。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結交朋友、組建公會、建立自己的虛擬人格,以獲得更為充實的社交體驗。與此同時,遊戲的虛擬經濟也使玩家之間可以進行真實的交易活動。 這種遊戲與社交、虛擬與真實的結合,滿足了新生代玩家對於社交互動和身份認同的強烈需求。與此同時,社交互動本身也成為推動玩家付費和遊戲營收的重要因素。令社交需求的驅動是 GameFi 遊戲得以普及和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

Read More
元宇宙房地產

報告指元宇宙房地產過去1年遭受巨大損失

CoinGecko 發表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受青睞的元宇宙房地產,如 Otherdeeds 、 The Sandbox、 Decentraland、 Somnium 和 Voxels,在過去一年中都顯著貶值,部份的貶值幅度更達90%。 研究統計時間為去年 1 月至今年 5 月底,統計了元宇宙的熱門的地產項目,如 Otherdeeds 、 The Sandbox、Decentraland、Somnium和 Voxels,發現所有價格都較去年明年下跌。 最貴元宇宙房地產價格下跌78.2% 當中當時最貴的房地產,Otherside 公司的 Otherdeeds,曾經以 5 元以太幣(約 7.47 萬港元)出售,近日售價為 1.09 元以太幣,下跌了 78.2%。 而 Sandbox 和 Decentraland 的房地產也分別下降了89.76% 和 87.88%。 Somnium 是所有元宇宙房產中「最傷」,跌幅達 93.9%;Voxels 情況亦不惶多樣,跌幅達 93.8%,CoinGecko 指出,元宇宙中最便宜的土地可以在 Voxels 中找到,至上月底的售價為 0.16 元以太幣。 儘管價格大幅下跌,Voxels 仍然對複出持樂觀態度。其官方推特賬戶表示: 我們是第 5 名!我們是第 5 名!我們是第…

Read More
Meta進軍元宇宙

由盛轉衰? 拆解Meta進軍元宇宙經過

Facebook 於 2021 年 10 月宣佈改名為 Meta,標誌著公司正式進入元宇宙時代。Meta進軍元宇宙曾令全球引爆一輪「元宇宙熱潮」。但今年初公司公佈,去年元宇宙部門 Reality Labs 全年虧損 137 億美元(下同,1,072 億港元),今年首季亦要虧損 40 億,料總虧損比去年還要高。 在大量虧損下,Meta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有關 Meta 正在遠離元宇宙的說法為錯誤,但公司今年初關閉了 NFT 計劃,加上經歷多次大裁員,調查及研究機構 Canalys 的首席分析師 Matthew Ball 直言 Meta 將中止大部分有關「元宇宙」(metaverse)的商業項目。 曾為 Meta進軍元宇宙舉行一連串宣傳攻勢 自 2021 年開始,Facebook 開始大舉進軍元宇宙,首先在10月發起 “#FromFacebooktoMeta” 活動,邀請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將個人資料中的“Facebook”更改為“Meta”,以響應公司的新名字,如超級名模 Kate Moss、商業和技術媒體 Fortune 等參與了了這次活動,令轉名一事在社交媒體上產生輿論,擴大 Meta 的影響力。 Meta 亦特置了 FromFacebooktoMeta.com 的宣傳網站,詳細介紹了活動的發起目的和參與方式,活動獲得了廣泛的媒體報導,如被知名出版物如 Fortune、 Engadget 和 Mashable 大肆報道,令「元宇宙」一詞在全部知名度大增。 同一時間,Meta亦大舉研發VR/AR等元宇宙技術,並推出虛擬社交程式Horizon Worlds,它允許用戶創建自己的虛擬角色,在虛擬世界中與其他人自由社交互動。用戶可以自由走動、跳躍和飛行,享受身臨其境的社交體驗。但基於多種原因,如 Oculus…

Read More
Web3中心

新加坡失勢 日韓搶先 香港能搶奪Web3中心寶座?

亞洲 Web3 產業新黃金時代到來,各大城市躍躍欲試。隨香港允許散戶投資者參與加密貨幣市場,而亞洲等地亦加快對 Web3 的發展。外媒 forkast 分析指,香港、新加坡、東京和首爾等城市,都提出要建設區塊鏈或數字資產中心。 分析提到,隨元宇宙、NFT 和 DeFi 等概念火爆,Web3 革命在亞洲掀起新的浪潮。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亞洲各國正競相吸引 Web3 企業落戶,希望在這場影響未來經濟格局的變革中佔盡先機。而隨著美國監管機構多次對加密貨幣平台提起訴訟,促使數字資產公司尋求更有利的地區發展。 香港有優勢? 2021 年,中國在 2021 年禁止了加密貨幣交易,本港亦普遍被認為會跟蹤內地步伐,政策漸趨緊縮。當中包括去年倒閉的 FTX — 它是在中國禁止了加密貨幣交易將公司由本港遷至巴哈馬。 一年後,港府對加密貨幣的政策作出了 180 度的改變,包括研究允許散戶參與加密貨幣市場。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MaskEx 的戰略總監 Ben Caselin 稱:「我非常肯定,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加密貨幣公司、企業家和項目轉移到香港。」(I am pretty certain we will see more crypto firms, entrepreneurs and projects move to Hong Kong) 但他提到,現階段香港「無法保證重新成為加密貨幣中心」,但認為決定再次追求加密貨幣中心的地位具有顯著意義和全球影響力。 全亞洲亦爭奪Web3中心寶座 另一方面,新加坡、日本、韓國以及杜拜都打算成為新數字資產經濟的一部分,當中涉及很大的利害關係。 根據 Statista 的市場報告,數字資產市場收入預期,從今年起每年將以 16.15% 的速度增長,至 2027…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