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成功破獲一宗金額高達 1.4億元人民幣的比特幣洗錢案,驚傳涉案人士為快手(1024)前高層,而事件凸顯中國在追蹤數位資產方面的能力,以及日益猖獗的數位時代金融犯罪。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據北京海淀區人民檢察院通報,此案中快手內部人員馮某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司資金近1.4億元人民幣:馮某首先在新的獎勵金政策中故意設置漏洞,並將公司內部機密數據洩露給唐某、楊某等人。外部商家利用這些數據,提交虛假申請,騙取獎勵金。一年內,本應發放給服務商和運營商的1.4億元人民幣獎勵金,被馮某等人非法侵吞。
內媒報道,官方暫未明確揭露涉事短視訊平台為那一間,但消息稱,該平台為快手科技。截至發稿,快手官方暫未回應。記者致電北市海淀區檢察院,接線人員表示需要案件相關人士攜帶相關資料到檢察院進行案件查詢與主體確認。
犯罪集團透過八間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混幣服務,企圖掩蓋資金流向。儘管如此,中國執法部門仍成功追蹤資金流,並追回92個比特幣,價值約8900萬元人民幣,已全數返還快手公司。
快手員工盜1.4億 反映出當今數位時代腐敗犯罪的三大特徵
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李濤指出,此案反映出當今數位時代腐敗犯罪的三大特徵:小官員大腐敗、虛擬貨幣洗錢以及企業風險管理意識薄弱。主犯馮某及七名同夥因職務侵佔罪被海淀區人民法院判處三年至十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以罰款。
事件不僅展現中國執法機構追蹤數位資產,甚至穿透匿名工具的能力,也揭示了商業腐敗與新興科技(如加密貨幣)結合的犯罪趨勢。犯罪分子利用科技手段,規避傳統監管,進行高科技洗錢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近期中國首宗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重大金融犯罪案件。此前,北京法院已判處前金融官員郝剛因受賄和比特幣洗錢罪名成立,入獄11年。海淀區檢察院近期發布的白皮書更顯示,2020年至2024年間,該區共偵破1253宗商業腐敗案件,許多案件都涉及與外部勢力勾結,並大量使用數位工具規避監管。
此案也再次警示科技公司和加密貨幣平台,在中國政府加強執法力度的背景下,必須強化內部監控機制,防範此類犯罪。
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強硬立場持續未變
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強硬立場持續未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將數位資產市場列為不受歡迎產業,多地政府也已關停加密貨幣礦場。所有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交易均被視為非法,海外交易所也禁止為中國公民提供服務。據BeInCrypto報導,中國法院更已裁定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屬賭博行為,並因此判處BKEX員工相關罪名。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近期仍推出總額達138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及調整逆回購利率等措施,展現其適應地緣政治變化,維繫經濟主導地位的決心。 此案的發生,則再次提醒中國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必須持續強化金融監管,防範新型金融犯罪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