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積極擁抱Web3.0與數字資產的浪潮中,一場由業界領軍者與官方機構的關鍵合作正式啟動。早前四方精創資訊(香港)與數碼港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宣佈成立以「區塊鏈化」為核心的共創中心——「區塊鏈小鎮@數碼港」。
項目宣示了未來三年投資高達港幣一億元的雄心,目標直指培育5間潛在獨角獸企業與超過200名本地專才。在這個重要里程碑背後,關鍵推手之一正是四方精創首席數碼總監兼FINNOSpace創新中心總監陳耀文。本次專訪中,他為我們深入剖析了「區塊鏈小鎮」的戰略深意、運作模式與對香港未來的深遠影響。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四方精創解構戰略躍升:從技術供應商到生態發起方
對於四方精創從軟體開發商轉為發起「區塊鏈小鎮」生態項目,陳耀文視此為一次順應時勢的戰略必然。他解釋,當區塊鏈應用已從實驗室走入真實業務場景,香港要成為「全球數字資產樞紐」,關鍵在於建立一個健全及蓬勃的鏈上金融生態。
「我們秉承 Invest in HK for HK 的使命,希望為這個鏈上金融生態作出貢獻。」陳耀文強調,「除了提供技術之外,我們更希望透過資金、科技,以及累積的合規Web3實踐經驗,協助區塊鏈技術公司、RWA數字資產公司及相關業界持份者,加速協助香港建立好這個生態。」
陳耀文指出,四方精創的特殊市場定位與深厚技術實踐經驗,能更好地把傳統金融(TradFi)或Web2金融,與合規的Web3鏈上金融連接起來,從而協助香港發揮 Web2 x Web3的協同效益,規模化發展相關產業。

商業模式:機動投資,旨在「做大個餅」
面對高達一億元的投資規劃,陳耀文透露其策略是「機動靈巧」,以應對數字資產市場的急速變化。他明確表示,「區塊鏈小鎮@數碼港」計劃最核心的是「投資香港,建設香港」的使命感。
「至於切身的商業考慮,是期望透過加速數字金融的發展,從而令到各個鏈上金融行業的持份者,對區塊鏈顧問服務與技術的需求提升,正所謂做大個餅,從而增加我們業務拓展的機會。」他坦言,這更像是一項奠定行業地位的戰略性投資。
那麼,如何衡量成功?陳耀文給出了三個非財務指標:
- 是否有助於香港加速成為全球數字資產樞紐。
- 是否能夠培養出支持香港數字資產發展的科技與業務人才。
- 是否能夠孕育出 “Made in HK” 的區塊鏈或數字資產成功企業。
培育獨角獸:五大支柱,賦能「Blockchainisation」
要在三年內培育出五間潛在獨角獸,篩選標準至關重要。陳耀文表示,首要考慮是初創公司是否有足夠潛力「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全球數字資產樞紐」。對於RWA等鏈上金融關鍵領域的項目,他雖未明言「看高一線」,但強調了該領域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定位的天然契合。
除了資金,四方精創將透過其獨特的 “Blockchainisation”五大維度來加速初創成長:
- 科研成果:共享前沿技術研究。
- 合規Web3技術平台FINNOSafe:提供即插即用的合規技術基礎設施。
- 通證化解決方案:成熟的產品與實踐經驗。
- 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避免初創走彎路。
- 資金及市場對接:協助拓展客戶與生態。
這五大支柱構成了一個從技術、合規到商業化的全方位支持體系。
人才策略:立足本地,擁抱國際
針對培育200名本地專才的目標,陳耀文明確表示,核心是打造本地人才庫以支持產業可持續發展,但對於人才來自香港以外的地方,公司保持開放態度。
「香港一直以來的優勢,就是我們擁抱及吸引國際人才,把香港成為一個人才匯聚的國際性都市。」他認為,留住人才的最佳方法,並非單靠企業福利,而是把香港打造成一個開放、包容、產業蓬勃發展的市場,讓人才看到長遠發展的誘因。
雙引擎驅動:Web3與GenAI的融合未來
陳耀文以公司發布的《Banking Landscape 2030》白皮書為藍圖,闡述了「受監管Web3」與「生成式AI」這兩大引擎如何協同。他預見,未來的銀行服務必須是7×24、無地域限制、更快速智能且低成本,這有賴於兩大顛覆性科技的交織。
「我們可以預期,到2030年,Alpha世代將會開始進入職場……他們對銀行與金融服務,Web3 x GenAI將會是基本要求。」為此,四方精創打造了合規Web3平台FINNOSafe與銀行專屬的智能化FINNOSmart平台,賦能金融機構迎接未來。

成功密碼與未來護城河
回顧過去八年,陳耀文將四方精創在香港的成功歸因於三大關鍵:
- 支持香港發展的使命感與對科技人才的投資。
- 發揮香港與大灣區的雙互優勢,形成具規模的金融科技生產線。
- 融會貫通東西方科技體系,並對金融行業運作與國際監管有深度把握。
面對未來更激烈的競爭,他相信,這條融合行業專業知識、規模化人才供應與深度合規實踐的道路,正是公司最堅固的護城河。
RWA突破路徑與FINNOSafe的合規優勢
談及RWA的突破路徑,陳耀文觀察到,目前成功代幣化的資產,如綠色債券、貨幣市場基金,都具有標準化、規範化、定價透明化的共通點。他透露,FINNOSafe平台已協助多間金融機構實現mBridge、eHKD、通證化存款及貨幣市場基金項目,並成功在鏈上完成PvP與DvP的實時交收,為行業奠下穩固基礎。
在《穩定幣條例》生效後,合規Web3解決方案的競爭加劇。陳耀文點出FINNOSafe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合規化」:「我們利用Web3的技術,加入監管機構及金融機構必須要的合規功能,加強網絡安全,並做好與銀行系統的無縫連接,令Web2與Web3的技術體系能夠互聯互通。」
AI轉型:賦能員工,而非取代
對於近期全球的「AI裁員潮」與「回力鏢員工」現象,陳耀文的觀點清晰而堅定:「AI並不取代人類,只會取代不願意運用AI的員工。」
他承認技術轉型會導致工種更迭,但關鍵在於企業與員工能否將挑戰變為升級的機會。「我們所研發的FINNOSmart智能體,目的是讓銀行員工更容易有效地利用AI技術,大大提高生產能力,從而協助企業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這種正循環的發展勢頭下,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前瞻展望:務實應對AI熱潮,堅定投資未來
最後,對於資本市場的「AI泡沫論」,陳耀文展現出技術實踐者的務實。他認為華爾街的運作模式與科技行業的實質發展存在差異,而作為金融科技公司,核心關切是科技能否為金融機構創造實質價值。
「可以肯定的是AI的發展現在才是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他總結道,四方精創的FINNOSmart解決方案秉持「金融行業專業屬性、大語言模型獨立性、智能體可靈活組合性」的原則,正是為了協助銀行更好地面對科技發展的不確定性,穩步邁向2030年的智能金融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