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AI)模型 DeepSeek 近日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焦點,但其熱潮亦引來不法分子趁機行騙。多個非官方的 Solana 及 Ethereum 代幣冒用 DeepSeek 名義湧現,企圖詐騙加密貨幣交易者。這款低成本且高效的中國 AI 模型,不僅對股市及比特幣價格造成衝擊,更催生大量假冒的迷因幣(meme coin)及詐騙網站,令加密貨幣用戶面臨更高風險。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根據加密安全初創公司 Blockaid 的數據,僅過去 24 小時內,已有超過 75 種自稱與 DeepSeek 相關的代幣在 Ethereum 及 Solana 平台上出現。然而,DeepSeek 官方並未發行任何加密貨幣,該公司亦與加密貨幣領域毫無關聯。Blockaid 指出,近期與 AI 相關項目代幣的流行,可能促使詐騙者利用交易者對 DeepSeek 的熱情,誤導他們將 AI 技術與加密貨幣掛鈎,從而忽略對代幣真實性的質疑。
Blockaid 安全研究員 Oz Tamir 表示:「對於未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的交易者來說,他們很可能誤以為這些代幣是真實的。」Tamir 進一步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稍早推出個人迷因幣的舉動,亦間接助長了這股風氣。作為現任美國總統發行加密代幣,此舉在業內引發褒貶不一的評價,但同時亦為虛構的大公司或個人推出類似項目的說法增添了可信度。
Tamir 解釋:「這使得詐騙者能夠實施一些在過去較易被識破的騙局,現時卻更難被察覺。」部分假冒 DeepSeek 的網站甚至設計精密,企圖欺騙毫無戒心的用戶。其中一個網站幾乎完全複製了 DeepSeek 應用的介面,並提示用戶連接其加密錢包。一旦用戶照做,網站創建者便能立即盜取錢包內所有資金。
目前,加密貨幣市場正處於新一輪牛市的巔峰,加上特朗普等公眾人物將迷因幣等高風險領域推向主流視野,這場「完美風暴」可能進一步加劇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詐騙及釣魚攻擊風險。
然而,許多潛在的詐騙受害者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複雜運作並不熟悉,這或許反而成為一種保護。儘管大多數迷因幣均於公共區塊鏈上發行,無法被禁止或刪除,但它們通常是在 Uniswap 及 DexScreener 等平台上被發現及研究。這兩家公司已與 Blockaid 合作,確保用戶的搜索結果中不會顯示詐騙代幣。
然而,新的假冒代幣層出不窮,清除它們往往像是一場「打地鼠」遊戲。雖然目前 DexScreener 上未見任何 DeepSeek 代幣,但在 Uniswap 上搜索時仍會出現一個相關結果。此外,多個 DeepSeek 代幣已在 Pump.fun 上列出,該平台是 Solana 迷因幣的主要發行渠道之一。
即使代幣上市平台能夠完善清除詐騙代幣的流程,此舉亦可能引發新的矛盾。在加密貨幣領域中,許多用戶視去中心化為核心原則,認為即使存在犯罪風險,亦不應對其進行干預。
隨著加密貨幣進一步融入文化及經濟主流,針對缺乏經驗的交易者的詐騙風險將持續上升,而對這些詐騙行為進行審查的需求亦可能隨之增加。然而,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用戶群是否願意接受這些變化,仍是未知之數。
假冒DeepSeek加密代幣湧現 低成本AI技術震撼市場
DeepSeek 作為一家中國 AI 實驗室,其突破性技術不僅展示了小型團隊如何以低成本重新構建 AI 模型,更暴露了整個行業在開發效率上的不足。相較於 OpenAI 及 Anthropic 等科技巨頭耗資數十億美元於運算能力上,DeepSeek 僅以 500 萬美元便達到類似成果。該公司的模型性能甚至可媲美或超越 OpenAI 的 GPT-4o,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其技術的關注。
此外,DeepSeek 最新開源的多模態 AI 模型 Janus Pro 系列,據報在關鍵基準測試中表現優於 OpenAI 的 DALL-E 3,進一步鞏固了其在 AI 領域的地位。然而,這股熱潮亦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令加密貨幣市場的詐騙風險急劇上升。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如何在去中心化原則與用戶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業界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