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鬆綁比特幣監管,通過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允許大型金融機構申請提供以比特幣及其他數位資產計價的金融服務,此舉標誌著薩爾瓦多在比特幣政策上做出重大調整,也為國際間關於加密貨幣監管的討論增添新的篇章。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這項新法案明確規定了金融機構取得相關服務許可的條件。申請機構必須是資本額至少達5,000萬美元的投資銀行,並與傳統商業銀行的監管框架區隔開來。符合資格的投資銀行方可申請提供各種數位資產相關金融工具的許可證。
薩爾瓦多鬆綁比特幣監管 僅限於「資深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項服務僅限於「資深投資者」,即擁有超過25萬美元流動資產的個人,這些資產可能包含比特幣。此項限制顯示薩爾瓦多政府有意將加密貨幣服務的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此法案代表薩爾瓦多政府自2021年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以來,政策方向的重大轉變。 2025年初,薩爾瓦多政府為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億美元貸款的條件,已對其原先的比特幣政策進行修正。 新法案並非另起爐灶,而是將加密貨幣相關業務納入既有的監管框架。
新法案將加密貨幣相關許可證分為三大類:比特幣服務供應商、數位資產服務供應商以及數位資產發行商。 這意味著薩爾瓦多的金融機構將可在現有監管體系下,合法地持有比特幣、發行代幣,並進行各種加密貨幣相關交易。
支持該法案並獲得經濟部支持的眾議員Dania González表示:「這項法案將擴展薩爾瓦多金融體系的制度架構,建立一個新的、受規範和監督的實體,作為傳統銀行體系的補充。」 她的說法點明了政府希望在發展加密貨幣產業的同時,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此舉將如何影響薩爾瓦多的經濟發展和國際金融地位,以及其對其他國家加密貨幣監管政策的示範作用,仍有待觀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薩爾瓦多此番調整,將為全球加密貨幣產業的監管模式探索出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