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香港特區政府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信和集團正積極透過多元化舉措,推動創新科技融入市民生活。其中,由信和集團旗下的「信和創意研發室」(Sino Inno Lab)及The Spark主辦,聯同旗下朗壹廣場(One North)及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攜手推出的「One North創科AI夏令營」,於8月上旬連續兩個週末舉行。
即加入CFTime TG 討論區!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場動態與 AI 新聞與資訊,更能隨時獲得免費 web 3入場券!
作為該區首個以AI為主題的大型教育體驗活動,夏令營匯聚逾30個跨界夥伴,透過沉浸式科技體驗、互動工作坊及人工智能技術展覽,吸引區內兒童及青少年免費參與,旨在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與探索精神。

信和集團可持續發展及創新副總經理郭鎧怡在接受 CFTime 訪問時強調,集團期望透過「產、學、社」多方合作模式,促進創科「落地」應用,讓不同年齡層的市民都能體驗科技的「零距離」應用。她指出,此次夏令營是信和集團在北部都會區的一次重要嘗試,旨在透過人工智能活動,拉近科技與市民的距離。活動吸引了包括中小學生、大學生及長者在內的不同年齡層參與,許多參與者都驚訝於香港在創科領域所展現的人才潛力,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創造力。
多元體驗:創科AI夏令營啟發創新潛能
「One North創科AI夏令營」精心設計了多元活動,涵蓋基礎探索至領袖培育,為各年齡層的參加者帶來兼具知識與樂趣的創科體驗。活動內容包括:
- 創科試玩體驗區:展示本地及大灣區創科發展成果,讓參加者親身體驗並深入了解AI應用的最新趨勢。參與者可體驗由北區學生設計的洞穴式VR沉浸體驗,與AI下棋機械人對弈,以及在「跳格天地」互動地板感受運用身體創作動態效果的樂趣。
- AI生活應用展示:超過10間創科公司展示人工智能技術及互動體驗,從生成藝術到智慧對話。市民可透過「VR北都騎行」感受科技與單車運動結合的樂趣;試用智能眼睛導航,探索AI如何輔助長者及視障人士;以及透過「AR智繪北都」學習AR數碼藝術,同時欣賞元朗區內景點。
- 親子互動工作坊:逾20場寓教於樂的科技工作坊,例如「藻見未來:孩子的零碳實驗室」讓孩子了解微藻如何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小工程師的發電任務」讓親子共同製作手搖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
「信和創意研發室」:創科「沙池」與孵化器
郭鎧怡表示,商界在推動創科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是在協助初創企業將科研成果「落地」應用方面。她以「樂齡科技」為例,指出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趨勢,但初創企業往往缺乏將技術應用於實際場景的機會。信和集團透過其物業組合,為這些科技提供測試和改進的平台,例如為大學研發的科技提供反饋,使其能夠不斷進步並擴大規模。
成功案例:環保驅蚊與廢物再造
郭鎧怡分享了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的成功案例——Pest0。這項技術由一位科大年輕人研發,利用廢棄汽車輪胎製成環保驅蚊產品,並將精油融入其中。信和集團率先將該產品應用於旗下物業,包括黃金海岸,成功驅除蚊蟲,證明了其環保及高效性。她指出,Pest0 在香港缺乏發展商應用,信和集團是首個支持者,透過提供測試機會和反饋,幫助其不斷改進產品,最終走向成功。

而其中一間「樂齡科技」初創公司亦包括,音科思(Incus Company Limited),其正憑藉其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助聽器,顛覆傳統聽力輔助市場。公司由香港科技大學(HKUST)教授蘇孝宇及其學生張健鋼共同創立,旨在透過先進科技,解決現有助聽器「笨重、昂貴、形象負面」等痛點。
張健鋼表示,針對傳統助聽器笨重問題,音科思投入約8,000萬港元及四年時間,成功自主研發出一顆專用的AI晶片。這顆晶片能夠在輕巧的設備上發揮強大的AI運算能力,克服了市面上現有晶片算力不足的限制,並支持複雜的AI技術和數據連結。相較於傳統助聽器動輒兩三萬港元以上的價格,音科思將其產品定價為6,000港元一對,大幅降低了購買門檻,讓更多有需要人士能夠負擔。
音科思的產品在香港推出約一年半,已累積超過1,000名用戶,平均年齡約70歲。公司與信和集團、非政府組織及其他商業夥伴合作,提供免費試用,並發現市場對聽力輔助產品的需求龐大。

展望未來:北部都會區的創科生態圈
郭鎧怡表示,此次AI夏令營可視為信和集團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創科的「試水溫」之舉。集團期望繼續加強與商界、社福界、市民及大學等各方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北部都會區的未來發展。她強調,要成功推動北部都會區的創科發展,需要各界力量的匯聚,尤其是社福界在推動市民參與方面的作用。
截至目前,「信和創意研發室」已接待超過2000人次參觀,其中不乏來自本地及國際的協會、企業和工作坊。郭鎧怡表示,夏令營活動仍在進行中,但已吸引大量人次參與,預計隨天氣好轉,活動總參與人數將會更多。她期望未來能舉辦更多公眾開放日,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創新科技,為香港的創科發展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