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宣佈,將於202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符合巴塞爾加密標準的加密貨幣監管規定,巴塞爾標準落地香港,將對銀行處理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和其他數字資產,以及現實世界資產 (RWA) 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巴塞爾標準落地香港:2026年全面生效
HKMA 確認將採用巴塞爾委員會制定的加密貨幣標準,涵蓋比特幣、以太幣和現實世界資產 (RWA)。這些經相關部門批准的標準,明確規定銀行必須如何管理、報告和評估其加密資產,涵蓋表內持有和第三方託管服務的風險管理規範。 此舉旨在提升透明度,並確保銀行資產與客戶資產之間的區隔,有效降低風險。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加密貨幣建立一個與全球標準一致的穩健監管環境,確保香港金融業的穩定和創新。」 此番言論也暗示了香港在發展金融科技與維護金融穩定之間取得平衡的決心。
巴塞爾標準落地香港 市場反應與潛在影響
業界人士預期,此項監管措施將對市場情緒,特別是金融機構對穩定幣和 RWA 代幣的接受度產生影響。儘管目前官方公開反應有限,但相關利益相關者正密切關注其後續發展及影響。 有專家預測,香港銀行可能效仿瑞士的經驗,在實施巴塞爾標準後,減少表內直接持有的加密資產,但同時可能加強相關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
全球監管趨勢與產業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多個地區都加強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新加坡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永續合約,預計將進一步影響金融市場。 加密支付公司 MESH 籌集了8200萬美元用於擴展業務,反映出加密貨幣行業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 開曼群島也要求加密貨幣公司取得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 (VASP) 許可證,顯示全球監管環境正持續演變。
香港此次實施巴塞爾加密貨幣標準,是全球監管趨勢下的一項重要舉措,將對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市場的變化和反應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