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收購Bitstamp的真正野心:打造「金融亞馬遜」!代幣化股票只是第一步

Robinhood收購Bitstamp

Robinhood的行政總裁Vlad Tenev指出,加密貨幣正逐漸脫離投機性資產的類型,轉而成為核心金融基礎設施,並認為代幣化猶如一輛「貨運列車」,將在未來5至10年內重塑全球市場。Robinhood正透過實際行動支持這一觀點:其加密收入不斷增長,Robinhood收購Bitstamp的真正野心,在Arbitrum上推出代幣化股票,並建立自己的以太坊二層(L2)來承載代幣化資產。儘管美國的監管仍然是主要的瓶頸,但主要平台將加密視為基礎設施的每一步,都使政策制定者更難將其視為短期泡沫。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Tenev坦言,他現在不再將加密貨幣視為附加任務,而是將其視為核心業務。在近期的電視訪談和會議上,他有明確表達:在他看來,加密技術將推動整個金融系統,而代幣化則是即將直奔全球市場的「貨運列車」。作為一款最初專注於股票和期權的交易應用,這一轉變相當顯著。而對於一家公司來說,現在大部分交易收入來自加密貨幣,並且正在構建自己的區塊鏈架構以及收購一個全球主要的交易所,其表達的分量更為重要,聽起來似乎是戰略提案,而不僅僅是誇口。

Tenev的核心觀點在於,大多數人仍然聚焦於比特幣(BTC)、以太坊(ETH)和索拉納(SOL)等代幣本身,但忽略了其背後的基礎設施。他認為,真正的關鍵在於底層架構:區塊鏈可以隨時移動任何資產,並且協議中自帶結算功能。換句話說,加密不僅是個賭場,而是提供了SWIFT、DTCC等傳統金融系統的升級。

Robinhood收購Bitstamp 在加密基礎設施上穩步重建

如果Robinhood不將這一「加密作為基礎設施」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這些話就很容易被忽視。事實上,該公司正積極推進。

在2025年第一季度,Robinhood的加密交易收入同比翻了一番,達到了約2.52億美元,佔其總交易收入的43%以上。這可不是業餘收入,而是一項核心業務。同時,Robinhood計劃收購Bitstamp,這將給他們帶來執照、基礎設施、以及跨越50多個國家的機構訪問權限。

在產品方面,Robinhood已經在Arbitrum上為歐盟用戶推出了代幣化美國股票和ETF,並且超過200種資產實現24/7交易。其長期計劃是將這些活動遷移到他們自己的以太坊二層架構,該層基於Arbitrum,特別為代幣化股票、基金,甚至最終的房地產和私營公司股份設計。

綜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他們不僅僅是在一個經紀應用中引入加密貨幣,而是在試圖將整個經紀業務載於加密基礎設施上。用戶在一個界面中可以流暢地在股票、穩定幣、代幣化基金及其他資產之間移動,而無需考慮背後涉及的區塊鏈。

這對加密市場的積極影響

當一家受監管的美國上市經紀商如此強調加密貨幣時,整個行業的敘述都將發生變化。

首先,這強化了「加密作為中立基礎設施」的概念,這一框架正是如BlackRock、Fidelity等公司在ETF和代幣化試點中慢慢接近的。Tenev並非在推銷某種替代幣,而是在表達這是未來資本市場的技術架構。這一語調使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更加願意接受,而非毫無根據的炒作。

其次,這也將確定加密市場的24/7全球交易的未來。Tenev一再提到,當人們習慣於全天候交易代幣化資產後,傳統的市場交易時間將顯得荒謬。加密原生交易者已經生活在這個世界裡。如果像Robinhood這樣的平台能夠將其用戶完全轉移到這種交易模式,鏈上流動性將能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快擴張。

第三,這將使加密市場的可尋址總市場變得更為龐大。代幣化和經紀業務的整合意味著我們不僅是在討論「加密蛋糕」,而是接觸到股票、債券、房地產和私營市場——這些資產的總價值可達數萬億美元。當公司高管把這一變遷視為不可避免,通常會吸引更多建設者、更多資本流入以及更快的監管關注。

監管不力的影響

然而,並非所有這些變化都是自然而然的。Tenev坦率地指出,美國的監管在技術上仍然落後,尤其是在代幣化證券方面。當前技術已經能夠支持24/7的代幣化股票,但法律和執照框架卻仍然是障礙。

因此,Robinhood的一些更激進的舉措——如代幣化股票——首先在歐洲推出,因為那裡的相關規定如MiCA更加明確。美國用戶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體驗完整的「隨時交易任何資產」的服務。

然而,趨勢並未改變。每當一家主要的消費平台將加密視為基礎設施而非投機時,監管者和傳統行業就難以將其視為短暫的潮流。他們可以放慢進程、使其複雜化,劃定特殊例外,但忽視它的成本將變得越來越高。

從賭場敘述到核心市場基礎設施

從整體看,Tenev最近的言論同時發揮著三重作用。他顯然在為自己公司的利益辯護,因為Robinhood的增長與加密收入以及代幣化息息相關。他同時向華爾街發出信號,表明代幣化市場——而不僅僅是現貨加密交易——將成為一條重要的業務線。最後,他正在將加密基礎設施的概念正常化,視其為當前系統的升級,而非完全的變革,這恰恰是大型機構通常希望的技術採用方式。

對於個人投資者和加密原生用戶而言,結論相當簡單:如果像Robinhood、BlackRock等主流企業都在基於相似的基礎設施進行建設,那麼問題不再是加密基礎設施是否會主流化,而是它將以多快的速度達成,以及誰能捕捉到收益。

雖然我們仍然處於早期階段,監管也依然混亂,並非每種代幣都能獲得平等的利益。但當一位依賴於零售、市場合規以及公共市場的行政總裁表示「這項技術將驅動整個金融系統」時,這不僅僅是吸引投資的噱頭,而是清晰指向金融科技,乃至整個金融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