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香港正式實施《穩定幣條例》,標誌著穩定幣從投機性資產轉型為受監管的金融基礎設施,並將香港定位為合規數位金融中心。香港穩定幣新政,被視為對現有美元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發出的挑戰,並可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的助力。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香港穩定幣新政:嚴格標準,質重於量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取代原先的「白名單和沙盒」模式,實施全新的許可制度。申請者需滿足嚴格條件:100%流動資產備抵、穩健的治理結構、最低2,500萬港元已繳付資本及香港本地企業實體,並需完成KYC合規用戶驗證及透明審計追蹤。HKMA強調「質重於量」,預計首批牌照將於2026年初發放。目前已有超過50間機構準備申請。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公開表示有意在全球主要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並預期透過穩定幣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效率提升至10秒內。此舉顯示傳統金融機構正積極探索數位金融的效率優勢。渣打銀行與Animoca Brands和HKT的合資企業,則計劃發行港元支持的穩定幣,以連結傳統與數位金融。京東集團的區塊鏈子公司更已註冊「JCOIN」和「JOYCOIN」商標,瞄準跨境支付市場。
地緣政治角力:人民幣國際化的新窗口?
香港的靈活貨幣掛鉤機制允許單一貨幣及貨幣籃模式,為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創造機會,被視為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性布局。摩根士丹利和平安證券等機構已著眼於發展潛在的雙軌架構,以連結東西方金融系統,挑戰美元為中心的全球金融體系。
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挑戰美元霸權的艱鉅任務
中國自2003年起便積極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2009年金融危機後更加速此一策略。2024年,中國大陸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比例已從2020年的15%增長至約30%。 國家支持的區塊鏈服務網路也為替代系統提供平行Web3基礎設施,並可能獲得「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廣泛採用。
然而,挑戰美元霸權仍面臨諸多挑戰。目前,全球外匯交易、貿易結算及外匯交易量中,美元仍佔據主導地位:
幣種 | 外匯儲備份額 | 貿易結算份額 | 外匯交易份額 |
---|---|---|---|
美元 | 57% | 54% | 88% |
歐元 | 20% | 30% | 31% |
英鎊 | 5% | 4% | 13% |
日元 | 6% | 4% | 17% |
人民幣 | 2% | 4% | 7% |
數據來源:大西洋理事會(2024年最新報告)
儘管中國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2009年金融危機後,全球融資業務仍主要以美元計價。離岸人民幣存款更在達到7,000億人民幣高峰後大幅萎縮,資本管制限制了套利流動,阻礙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香港穩定幣新政能否成功挑戰美元霸權,並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突破,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