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報告,11月份加密ETF遭散戶拋售40億美元,包括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這被視為近期加密貨幣市場調整的主因。與此同時,散戶在股票ETF上的投資額達到了約960億美元,顯示此次加密貨幣的拋售並非整體風險資產回撤的反映。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近期的加密市場調整,尤其是比特幣價格跌破摩根大通估算的生產成本或支撐水平94,000美元,主要由散戶拋售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推動,而非由加密貨幣原生交易者主導。
加密ETF遭散戶拋售 轉為投入股票ETF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在周三的報告中指出:「儘管上月加密貨幣市場的下跌主要是由加密原生投資者因重槓桿的永續期貨交易所導致,但這一槓桿行為已在11月份穩定下來。如今,非加密投資者,尤其是那些通常透過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進行投資的散戶,似乎成為了本月加密市場調整的主要推手。」
本月已經有約40億美元從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中流出,這一數字已超過了二月份的創紀錄流出額。
如此行為與散戶投資者對股票流入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分析指出,散戶在11月份對股票ETF的投入約為960億美元,包括槓桿產品,若持續到月底,預計將達到約1600億美元,這一數字與九月和十月一樣,均顯示出強勁的增長。
散戶曾表現出類似的分化情況
分析師強調,散戶曾表現出類似的分化情況:出現強勁的股票購買,但加密ETF的售出僅限於今年的三個月——二月、三月以及現在的十一月。這表明即使兩者都是風險資產,散戶仍將加密貨幣和股票視為獨立的投資類別。
分析師表示:「因此,誤將加密ETF的拋售視為散戶對風險資產,包括股票的普遍看空信號,是一個錯誤的推測。」此外,分析師也指出,加密貨幣與股票之間的長期相關性仍然穩定。加密市場的交易模式與小型科技股,特別是羅素2000的科技板塊最為相近,反映出加密貨幣與早期創新及風險投資者基礎之間的聯繫。
同時,分析師指出,散戶中最具投機性的部分——活躍於看漲期權或單股動量的交易者,近期已顯示出減少的趨勢。來自期權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小型散戶賬戶的每週看漲期權購買量減少,而受美國散戶交易者喜愛的股票籃子亦顯示出類似的放緩。
他們補充道:「這一最近的減少僅僅逆轉了前一個月的投機衝動,並未改變自2023年以來的上升趨勢。」總體而言,摩根大通的分析師指出,目前的加密ETF拋售不應被解讀為風險回避行為,因為散戶投資者仍在積極購買股票——只是在本月並未涉足加密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