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掌門龐若明跳槽Meta超智實驗室 內部曝公司AI戰略混亂

龐若明

蘋果公司基礎模型部門主管龐若明(Ruoming Pang)離職,加入Meta的超智能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此事件不僅再次突顯科技巨頭間激烈的AI人才爭奪戰,更讓外界對蘋果公司在生成式AI領域的策略產生更多疑慮。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彭博報導,龐若明已離開蘋果,加入Meta,儘管Meta上週在內部備忘錄中宣佈成立超智能實驗室,但龐若明並未出現在官方名單中。

此舉對蘋果的AI發展造成重大衝擊。龐若明領導的團隊約有100名工程師,負責開發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核心語言模型,涵蓋裝置端的摘要功能、Genmoji表情符號和優先通知等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他的直接下屬Tom Gunter已於上月離職。

Meta積極延攬AI頂尖人才的策略

龐若明的離職時間點敏感,正值Meta斥資143億美元收購Scale AI 49%股份,並迎來Scale AI執行長加入領導超智能實驗室不到一個月。此舉使Scale AI估值飆升至290億美元,成為Meta繼2014年收購WhatsApp(190億美元)後的第二大單筆投資。

Meta積極延攬AI頂尖人才的策略,引發業界對其可持續性及與競爭對手間人才差距擴大的擔憂。 早於去年四月,已有報導指出Meta以高額簽約金從OpenAI和Google等公司挖角,造成市場薪資膨脹。

蘋果AI戰略混亂 過度依賴外部合作

蘋果在今年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備受期待的生成式AI功能後數週,龐若明便選擇離職,這些功能主要仰賴與OpenAI的合作。 據報導,蘋果內部多個團隊已表達對缺乏明確AI戰略方向,以及公司過度依賴外部合作夥伴而非內部研發的擔憂。

分析:蘋果在生成式AI領域似乎「落後」

a16z支持的模組化鏈上平台Sovrun的營運總監Jeth Ang指出:「Meta的招聘策略如同教科書般的反向收購,精準挖角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與人才,以鞏固其在AI領域的競爭優勢。」 然而,Ang也質疑Meta這種積極策略的長期可持續性,認為過度依賴明星人才未必能培養出穩定創新的企業文化,以贏得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競爭。

Ang進一步分析,龐若明的離職加劇了外界對蘋果在生成式AI領域的負面觀感。 他認為,蘋果在生成式AI領域似乎「落後」,甚至Siri也被視為「失敗案例」,蘋果的AI發展已「造成市場充滿懷疑」。 儘管單一高管離職不至於癱瘓蘋果的AI計劃,但卻無疑削弱了外界信心。 對於一家長期引領科技浪潮的公司而言,頂尖AI人才流失至直接競爭對手,更強化了蘋果在AI領域發展受阻的觀感。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