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近日遭加密社群指控「惡意做空Strategy」比特幣市場!該機構被發現在發布悲觀分析報告、加劇市場恐慌的同時,竟同步拋售價值約1.34億美元的 Strategy(MSTR)股票。此舉引發加密社區強烈反彈,包括Jack Mallers、Grant Cardone等知名人士紛紛發起抵制行動,呼籲關閉摩根大通旗下銀行帳戶,參議員Cynthia Lummis也公開批評此類行為將扼殺創新。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加密貨幣平台JRNY Crypto報導,10月10日的比特幣崩盤並非隨機事件,而是因為MSCI提出的重新分類提案加劇了市場恐慌。摩根大通在此時發佈了一份悲觀報告,進一步放大了恐慌氣氛,而同時卻據報導增加了自身對加密貨幣的曝險。雖然到明年1月MSCI的決定仍未明朗,JRNY Crypto的Tony認為短期市場仍偏向看漲。
在他的最新分析中,Tony表示,他原本並不打算迅速製作這段視頻,因為他認為事態「已經變得扭曲」。據他所述,加密社區對摩根大通的抵制並不是情緒性的反應,背後有更深層的指控:該銀行在散戶信心最脆弱之際,戰略性地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Tony指出,摩根大通在市場恐懼達到高峰時,拋售了約1.34億美元的Strategy(前MicroStrategy)股票。他表示,這樣的時機「感覺有些巧合」,特別是在摩根大通數天後發佈悲觀分析報告的背景下。
惡意做空Strategy MSCI的震撼消息早被忽略
Tony指出,10月10日崩盤的真正原因並不是表面上明顯的事件。實際上,MSCI悄然發布了一份諮詢公告,提議將持有超過50%資產為比特幣或其他數字資產的公司移出主要指數。
這對Strategy來說是個重大挑戰。Tony解釋道,指數基金不能自由選擇其投資標的——「他們必須出售」。如果MSCI如預期行動,將迫使機構基金拋售與比特幣走勢緊密相關的Strategy股票。
這一情況創造了一個「全新且無人預見的結構性風險」。加密市場本已因近期波動而承壓,這成了第一個多米諾骨牌,導致了市場歷史上最大的清算連鎖反應之一。
摩根大通的報告:壞時機還是更深層策略?
在MSCI發布警告的三天後,摩根大通發布了其悲觀分析,重點強調相同的風險,進一步惡化了市場情況。Tony指出,這並不算大機構的異常行為。它們通常在恐懼主導市場時轉為負面,在價格下跌時悄然積累,然後再在完成佈局後轉向看漲。
他補充說:「這並不違法,這是一種策略。」其暗示並非摩根大通策劃這次崩盤,而是該銀行清楚如何利用恐懼為自己獲利,這次的時機便是其中的典範。
Strategy回應:「我們是建設者,非包裝比特幣的公司」
隨著恐慌蔓延,公司行政總裁 Michael Saylor 站出來重新框定局勢。Tony明確總結了塞勒的觀點:Strategy並非一個被動的比特幣保險庫,而是一間擁有5億美元業務的運營軟件公司,其比特幣財庫策略是更廣泛結構性融資模型的一部分。
Michael Saylor 強調,將該公司描繪成「槓桿比特幣包裝」——正是摩根大通所暗示的,實際上是誤導。儘管如此,Tony承認,直到1月15日MSCI發佈最終決定之前,市場不確定性仍將持續。任何規則的變更計劃將於2026年2月實施。
抗議迅速演變成抵制行動
Tony表示,加密社區的反應迅速且激烈。 Jack Mallers 指控摩根大通剝奪了他的銀行服務。 Grant Cardone 公然表示他已關閉自己的Chase帳戶。 Max Keiser 則全力支持抵制,呼籲民眾「讓摩根大通倒閉」。甚至參議員 Cynthia Lummis 也表達反對,指出這類政策會將創新推向海外,損害對傳統銀行的信任。
根據Tony的說法,社交媒體X上的氛圍很簡單:「人們感覺自己被攻擊了,現在紛紛反擊。」
短期市場展望:仍有恐懼,但也有真正的緩解跡象
儘管混亂不堪,Tony表示,他看到恐慌之下正在形成初步的復甦跡象。比特幣重新回到89,000美元以上,以太坊再次測試3,000美元,12月降息的可能性突然飆升至約84%。隨著量化緊縮即將結束,他認為流動性條件正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快改善。
「毫無疑問,仍然存在極端的恐懼,」他表示,「但復甦的成分正在組成。」如果這一趨勢持續,Tony認為12月回到95,000至100,000美元的區間是相當現實的。
最後的思考
Tony的核心論點是,10月10日的崩盤並不是隨機事件,而是結構性恐懼、激進的清算以及恰到好處的機構訊息的結合。他並未聲稱有協調的違規行為,但他清楚表示,摩根大通的時機也並非無辜。
展望未來,他認為MSCI在1月的決定是比特幣未來走勢的下一个關鍵時刻。在那之前,他預期將有動盪,但短期布局在他看來「實際上開始再次傾向於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