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上古比特幣」突然甦醒!7月11日,區塊鏈監測到8筆沉睡超過14年的比特幣錢包突然活躍,每個錢包精準轉出10,000枚BTC,總價值高達86億美元(折合約675億港元)。這批來自比特幣遠古時代的巨額資產異動,立即引發全球加密市場高度關注。究竟這是單純的錢包升級、早期投資者套現前兆,還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盜幣事件?本文將從三大可能性深度解析,帶您一探究竟!
即加入CFTime TG 讨论区!想掌握最新加密市场动态与 AI 新闻与资讯,更能随时获得免费 web 3入场券!
上古比特幣大規模遷徙可能一: 錢包升級
區塊鏈分析公司 Arkham Intelligence 聲稱,目前並無證據顯示這批比特幣將被拋售。Arkham 在其 X 平台帳號上指出,這八筆交易,每次轉移 10,000 個比特幣($BTC$),來自八個自 2011 年以來從未被動用的錢包。他們推測,此次轉帳可能與錢包升級有關,即從舊的 1-addresses 地址升級到安全性更高、手續費更低的 bc1q-addresses 地址。Arkham 證實,這些比特幣最早於 2011 年 4 月 2 日或 5 月 4 日存入相關錢包。目前,這些比特幣已安全地儲存在八個新的錢包中。

上古比特幣大規模遷徙可能二:早期持有者套現
然而,Arkham 的說法並未完全平息市場的疑慮。另一家區塊鏈研究公司 10x Research 雖然也未發現明確的拋售證據,但指出其長期分析顯示,早期比特幣持有者正逐步將資產轉向 ETF 和企業庫存需求。
上古比特幣大規模遷徙可能三: 黑客盜竊
此事件也引發了關於安全風險的討論。Coinbase 產品主管 Conor Grogan 表示,存在一種可能性,即這筆巨額轉帳是由黑客行為造成的,如果是這樣,將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盜竊案。
這起事件也吸引了業界知名人士的關注。Binance 創辦人趙長鵬在 X 平台上表示:「我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太晚了。」他並提及 2011 年早期投資者以極低價格(0.1 美元)獲得比特幣的事實。 知名比特幣分析師 PlanB 也在今年二月公開表示,他已將所有比特幣資產轉換為現貨比特幣 ETF,以避免管理私鑰的麻煩。
總而言之,這筆 86 億美元比特幣的巨額轉帳,其背後原因仍存在多種可能性,既可能是單純的錢包安全升級,也可能隱藏著潛在的風險。 市場參與者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以進一步釐清真相。